片名:捨愛其誰 If Not Us, Who
片長:124分
上映日期: 2011-10-28
六○年代政局動盪的西德,才氣縱橫的柏瓦與大學女友古德倫志趣相投,兩人不但勇於反抗社會體制、挑戰傳統規範,並攜手創立自己的出版社,希望有天能改變這個世界。但他們所發行的首部刊物,卻引起了極大爭議,原來作者就是柏瓦的父親—一位被流放且聲名狼藉的納粹詩人。即使身陷父親納粹背景的陰影,柏瓦依舊堅持捍衛父親的寫作權力。
隨著時代越發躁動不安,這對愛侶開始抨擊保守勢力,卻也因此受到反擊。加上柏瓦的不忠,讓他們的感情雪上加霜,兩人於是決定移居到西柏林展開新生活,從此積極投身左翼運動,並成為推動全球浪潮的一份子。而其秉持的信念:「If not us, who? If not now, when?」(若非我等,更待何人?若非此刻,更待何時?)成為當時的垂世名言。
然而,面對柏瓦的風流成性,古德倫終在無力扭轉感情下,決定加入極左組織「赤軍旅」(RAF),並將一生獻給反叛革命運動。另一方面,身受毒品之苦的柏瓦,卻在這期間、傾全力創作了一部足以改變世界的小說…。
一個倥傯的年代,一段刻劃著人與人真實情感的故事正上演…。
【關於電影】
真實故事、熱血改編《捨愛其誰》勇奪德國奧斯卡最佳影片,改編自精彩真人實事的電影《捨愛其誰》(If Not Us, Who),是對德國戰後歷史有切身經歷的導演安德烈斯凡伊爾(Andres Veiel)的首部劇情長片。電影描述德國名女人古德倫安司林(Gudrun Ensslin)與納粹詩人之子柏瓦偉斯伯(Bernward Vesper)轟轟烈烈的無名婚姻,以及特立獨行的豪氣愛情與人生…。本片在今年柏林影展上廣獲好評、並奪下「最佳德國藝術電影」與「創新精神獎」雙料大獎,日前更榮獲「德國奧斯卡」最佳影片獎銅獎,是德國今年最重要的電影之一。
【電影 捨愛其誰 資料由海鵬電影公司提供】
現在這個世代,還有誰會再說這句話?「If not us, who? If not now, when?」(若非我等,更待何人?若非此刻,更待何時?)
六0年代,冷戰加劇,柏林圍牆築起,古巴導彈危機,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五月風暴,美國反戰運動,黑人民權運動,大陸文革進行中,知青下放荒野,南美及非洲的遊擊及獨立運動也在進行中,身處在這樣的一個世代,當時的青年會有什麼樣的想法,會有什麼樣的舉動?我們不是生活在那個時代,極難想像,這樣事件,也只出現在我們的課本之中。
當他們在百貨公司散發傳票時,一個路人冷冷的說,你們要抗議,不如去柏林圍牆上發....於是,他們認為一定要用激進的手段,才能喚起人們開始思考這些不合理的事;其實我無法理解,炸掉百貨公司,炸死了一些自己的同胞,能夠改變什麼現狀,這只會讓人覺得他們是恐怖份子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