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書名:《無名偵訊師》THE INQUISITOR
作者:馬克.艾倫.史密斯 Mark Allen Smith
譯者:陳靜妍
發行:2012/08/30
出版:大塊文化

真相是市場上最熱門的商品,但只有真正的專家才能分辨出真假

coverImgXL1111R048.jpg (400×574)

【內容介紹】

蓋格____

一個沒有過去的男人,卻有著獨一無二的天賦,宰制人們的力量

他是嚴刑逼供的箇中高手、精神痛苦的刑求專家

沒有他問不出的答案、找不到的真相


蓋格有一種天分:他一聽到謊言馬上就分辨得出來。在行家稱為「情報擷取」的這一行,這種天分是無價的,因為真相是市場上最熱門的商品。他的客戶由跨國企業、政府機構、犯罪組織介紹而來,不分國界都需要他的本領。蓋格的客戶仰賴他從最頑強的對象身上找出真相。有別於大多數的競爭對手,蓋格很少使用流血的手段,但他使用許多不同的技巧──有些是生理上的,很多是心理上的──把對象逼迫到一個絕境,使痛苦讓位給恐懼。因為只有在這個時候,他們才會停止說謊。

蓋格的規矩之一是從來不碰小孩。所以當他的客戶堅持蓋格偵訊一名十二歲的小男孩時,他的直覺是馬上離開。然而他如果這麼做的話,男孩的下場便是被送往他處等待著的不可知恐怖,對他而言,這個結果太過於可怕而無法列入考慮。蓋格的過去是一頁空白,就算對自己亦是如此。為了拯救這個男孩而接下這個任務,他會發掘那段歷史,不論結果是多麼地痛苦……

【作者介紹】
馬克‧艾倫‧史密斯 Mark Allen Smith

史密斯是一名成功的電視節目及紀錄片製作人兼編劇,他的首部小說《無名偵訊師》描繪稱為「蓋格」的爭議性主人翁,這首部小說的靈感來自他為知名的ABC電視台新聞雜誌節目「20/20」擔任調查工作的經驗,當時他參與調查的節目內容涉及巴拉圭這西半球最後一個真正的獨裁政權,發生於一九七〇年代,一名十七歲青年遭到殘暴刑求及謀殺的案件。另一個推動他實際行動的靈感來源是麗莎‧史坦柏格遭養父凌虐致死的震驚案件,這起事件引發對兒童及無辜受害者生理及心理壓力嚴重影響持續性的關注。他的研究過程使他相信,為了讓他的故事能觸及最多的群眾,寫部小說是最好的方式。

馬克‧艾倫‧史密斯長居威徹斯特郡,如今與妻子凱西及六名子女居住於紐約市哈林區。他目前正在進行《無名偵訊師》的續集,同樣以蓋格為主人翁。



我不曉得其它人是如何看待這本書的,但是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是沈重,是的,很沈重,一本書重量不過才幾百公克,但是看著內容文字,卻會覺得這本書愈來愈沈重,心口漸漸喘不過氣來,從了書本愈來愈重之外,又好像有一個無底深淵,每看一個字,就往下沈了一點,因為內容所描述出來的狀況,是一般人無從接觸也無法想像的。

什麼是偵訊師,在台灣或許會聯想到調查員,或許我們印象中的偵訊師都是用榔頭敲打犯人胸口電話薄的人,但是這個故事中的主角,卻是一個不以暴力凌虐手段取得證詞的『偵訊師』,雖然雙手沒有見血,但其實言語的力量,卻是更讓人驚嘆的,要如何突破被偵訊者的心防,讓原本堅不吐實的人,自己說出不願說出口的真相,要怎麼做,才能夠辦到呢?是要有纖細的心思,細微的觀察力,精準的判斷,除此之外呢?會不會有一些我們無從了解的內情呢?

這本書其實就像我之前看過的一些書一樣,開頭總是有點讓人看不下去,總是會讓人有些不耐煩的想放下書離開,但是相信我,當你渡過難熬的前面幾頁後,後面會讓人看到愈罷不能,或許是因為『偵訊』必須很重視細節,所以前面所描寫的細節極多,看著看著,會有一種念頭:真的有必要描述的這麼清楚嗎?也許因為我們都不是專業人士,只是讀者,所以這些太過詳細的細節,免不了讓我覺得累贅,但是這些細節,才是專業人士判定真相的依據,當我們在不耐煩時,或許已經在無意間,洩漏出了我們心中只有自己才知道的小小真相,而這些真相,也就被這些偵訊師所察覺了,太詳細?對他們來說也許只是剛好而已啊!

在國外,似乎人人都隨時會去找心理醫生,主角也有一位固定的心理醫生,否則,我很難想像,當龐大的壓力來襲時,主角是否能挺得住,不會讓自己也崩潰,在這個心理醫生面前,或許人人都會像是一個小朋友一樣,在這裡,才能找到心靈的平靜,雖然我心裡還是不以為然,但不可否認,心理醫生讓許多人的心靈較為平靜,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當一個十二歲的男孩,交到主角手中,他能夠冷靜的問出業主所想要知道的一切嗎?這樣做,會不會傷害到小男孩幼小的心靈?男孩心中藏著的祕密又是什麼呢?看得出來作者對於一些逼問真相的手法極為熟悉,但是真的想知道真相嗎?精神逼供,算不算霸凌呢?符合人道主義嗎?又符合人權嗎?在這裡就不再多說了,來看看書吧!想要的答案,不必逼供,書本會真實的告訴你。


arrow
arrow

    aglaia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